銀聯商務響應“反詐”新規:POS機實名制加強全解析
一、政策背景與核心目標
為落實央行《關于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》(261號文)及銀聯259號文件要求,銀聯商務全面升級POS機實名制管理,核心目標包括:
-
打擊電信網絡詐騙:通過嚴格實名制,阻斷詐騙分子利用虛假賬戶轉移資金渠道。
-
規范支付行業秩序:限制個人POS機注冊數量,遏制“一機多碼”“套現”等亂象。
-
保護消費者權益:確保交易真實性,降低用戶因欺詐遭受損失的風險。

二、實名制加強的具體措施
(一)申請人資質審核
-
個人用戶
-
年齡限制:18-65周歲,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。
-
儲蓄卡綁定:必須提供個人名下有效儲蓄卡,用于POS機資金結算。
-
材料提交:身份證、儲蓄卡、實名手機號,部分場景需補充經營場景說明(如地攤、網店照片)。
-
企業用戶
-
資質要求:營業執照、稅務登記證、組織機構代碼證、銀行開戶許可證、法人身份證、經營場所證明(門頭、收銀臺、室內環境照片)。
-
實地核查:銀聯商務通過客戶經理上門核實、大數據分析等方式,排查虛假商戶。
(二)商戶真實性核查
-
存量商戶排查:
-
對600萬存量商戶進行摸底,清理無法聯系或未確認的賬戶,保留高頻高金額賬戶,其余降低類別或撤并。
-
拒絕為“嚴重違法失信企業”及虛構經營場所的商戶提供服務。
-
移動端用戶認證:
-
使用“天天富”“全民付”等APP的用戶,需完成手機號、身份證號、銀行卡號三重實名認證。
(三)交易與終端管理
-
“一機一碼”制度:
-
每臺POS機僅綁定一個終端,終端對應唯一商戶,杜絕套碼、跳碼行為。
-
限制同一身份證在單家支付機構注冊的小微商戶不超過2個,且同一身份證件注冊的小微商戶收單機構不得超過5家。
-
終端安全管控:
-
技術手段:POS機具備拆機自毀、防切機功能,通過電子圍欄、定位偵測防止違規移機。
-
現場巡檢:萬余名客戶經理不間斷巡檢,確保終端未被篡改或用于非法用途。
(四)風險防控與合規要求
-
黑名單攔截:
-
接入電信詐騙風險交易事件管理平臺,對“黑名單”賬戶實施快速凍結、止付。
-
系統安全:
-
定期對支付系統進行安全風險掃描,輔以欺詐交易監控規則和動態人工決策,構建多層次風控體系。
-
商戶資質審核:
-
嚴格審核特約商戶,規范受理終端管理,建立黑名單制度,拒絕為高風險商戶提供服務。
三、政策影響與用戶應對
(一)行業影響
-
合規化加速:個人POS機注冊數量受限,行業向透明化、規范化轉型。
-
技術升級:推動支付機構加大技術投入,提升終端安全與風控能力。
(二)用戶影響
-
個人用戶:需適應實名制流程,部分老用戶可能因設備升級或費率調整面臨更換成本。
-
企業用戶:需完善資質材料,確保經營場所真實,避免因虛假信息被拒。
(三)應對建議
-
個人用戶:
-
提前準備身份證、儲蓄卡等材料,選擇正規渠道辦理。
-
關注政策變動,避免因超量注冊導致設備被停用。
-
企業用戶:
-
確保營業執照、稅務登記證等資質齊全,經營場所符合要求。
-
定期自查交易記錄,避免因異常交易觸發風控。
四、總結
銀聯商務通過多維度實名制管理,構建了從準入到交易的全流程風控體系,既響應了“反詐”新規,也推動了支付行業健康發展。用戶需積極適應政策變化,確保合規使用POS機,以保障自身權益與資金安全。